官方热线:4000-535-010 微博 微信 淘宝

新闻资讯

>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一篇文章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

点击数:722025-05-30 16:49:20 来源: 日本北京深圳加拿大澳洲英国美国公司注册-L1签证-商标转让-基金备案-邓白氏编码「听和国际」

新闻摘要: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活动

2025年端午节是5月31日,这天是星期六,农历五月初五。每年的端午节固定在农历五月初五,不过对应到阳历,日期会有所变动。

端午节简介及由来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会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的由来,众说纷纭,有“屈原说”、“伍子胥说”、“曹娥说”等,但“屈原说”最受认同。

先说“端午”这两个字,“端”是开端、开始,“午”就是炎热的夏天,午时是11:00-13:00之间,是一天里最盛热的时候,端午则是一年之中最盛热时候的开端,也就是盛夏的开端。

而流传最广的就是纪念屈原。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闻秦军攻破楚国都城,悲愤交加,写下绝笔作《怀沙》后,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纷纷划船追赶拯救,还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后来,每年五月初五就成为纪念屈原的日子,逐渐演变成现在的端午节。

据说,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也正是因为如此新中国成立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的习俗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驱灾,也就是祛毒除恶、辟邪驱鬼;另一类就是祭祀,由龙图腾的祭祀,转而为具体历史人物的祭祀。具体习俗如下:

1、赛龙舟:起源于楚国人划船拯救屈原的活动,后成为端午节的重要习俗。

2、吃粽子:最初是为祭祀图腾神而将食物投入水中,后演变为吃粽子的习俗。

3、挂艾草、菖蒲:用于驱邪避疫。

4、佩香囊:香囊内装有朱砂、雄黄、香药,具有避邪驱瘟的寓意。

5、饮雄黄酒:雄黄酒被认为能治百虫毒、虫兽伤,有驱邪的作用。

6、拴五色丝线:戴五色线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

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这个节日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端午食粽点艾,一节一念,愿人间烟火处,处处皆平安!愿岁月温柔以待,不亏不欠只谢遇见。

【责任编辑:Z(Top) 返回页面顶端

免费咨询

  • 在线客服: QQ
  • 在线客服: QQ
  • 010-87518340